当前时间
主页

/

系部电话:0771-3245310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工业设计学院赴柳州工业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日期:2024-11-19 | 作者:陈凤梅 | 来源:工业设计学院 | 编辑:李晶晶

       2024年11月15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工第二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党员共25人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工业博物馆开展“党旗引领工业梦,传承创新共奋进”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团队一行在文昌桥畔的柳州工业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参观活动。柳州工业博物馆由柳州第三棉纺厂改建而成,是全国首家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2012年建成并对外开放。自2024年5月18日起,该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业界的地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以红色为主调,寓意 “追忆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馆内基本陈列包括“工业历史馆”、“生态宜居馆”及“室外展区”,详细记录了自1902年以来柳州工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无到有,再到现在的强盛,博物馆展示了柳州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克服“酸雨之都”的生态挑战,坚定走向生态重建,探寻新型工业化的成功转型。作为一个集工业历史传承、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文化旅游及生态文明展示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在推动区域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参观活动,增强了党员团队对地方工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理解。

“党旗引领工业梦,传承创新共奋进”主题党日活动留影

党员团队于展馆中认真学习工业历史文化

1933年柳州机械厂研制的广西第一台木炭汽车(复制品)

       在博物馆讲解员带领下,党员团队重点参观了工业历史馆和生态宜居馆,深入了解众多具有广西及全国“第一”和“唯一”特性的工业文物,并探寻了柳州工业与企业发展的前世今生与辉煌成就。工业历史馆入口中央矗立着第一代柳微车的功臣——法国进口的650吨冲力双动力压力机,这台设备曾为第一代柳微车的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周围的浮雕则生动描绘了柳州百年工业发展的历程。馆内还陈列着“木炭发动机汽车”的缩小复制品,这款汽车由柳州机械厂于1933年自主研制和装配,是广西第一台使用木炭作为动力的汽车。木炭汽车的问世,不仅开启了广西汽车生产的新篇章,也在抗战时期成为那些在汽油匮乏、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大后方的主要运输工具,为抗战胜利贡献良多。

       1931年,柳州机械厂更名为广西机械厂,后又更名为航空机械厂,开始制造和组装各类军需产品。1937年,该厂的一位工程师朱荣章利用一台750匹马力的飞机发动机,成功制造出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并命名为“朱荣章号”。在抗战时期,此飞机的批量生产为对日作战屡获佳绩。与此同时,1101型4马力汽油机的成功研制(1953年11月23日)结束了国内汽油机研究与生产的空白,为我国小型内燃机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这台汽油机不仅服务于部队的发电照明与农村灌溉,也于2022年作为新中国150个“第一”的参展品之一,选送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是广西唯一参展文物。

       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柳州工程机械厂所生产的中国第一代Z435型轮式装载机、柳州市染织厂织制的广西第一条纯棉宽幅素色大格子床单,以及“为中国创办酒精事业最大最早”的广西酒精厂的辉煌成就,轮式装载机与预应力锚具系列产品更是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保持销量第一的卓越纪录。

1937年柳州制造的广西第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

 20世纪50年代柳州机械厂生产的1101型汽油机

       柳州工业博物馆内藏有6000多件珍贵的工业遗存,生动展示了西南工业重镇柳州的百年工业史,充分体现了其在科学技术史研究和科普教育方面的珍贵价值。博物馆内关于柳州各个历史时期重点工业设备与产品的展示,尤其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柳州钢铁厂、柳州工程机械厂、柳州联合机械修造厂等十大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地域分布及其特点的呈现,为我们研究工业发展史提供了捷径和珍贵的资料依据。此次党组织的参观活动不仅为党员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也为他们的个人成长与思想建设增添了深厚的文化滋养。此次活动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为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党员团队参观柳州近现代10大工业发展展示区

 “柳江牌”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第100万辆新能源纪念车

室外展区列车书吧 

 

柳州工匠、技能才人长廊空间展区


一审一校|李晶晶

二审二校|黄梨锦

三审三校|唐若茹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0952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1号
邮编: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