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学校召开2024年度科研工作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聚焦“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 加快形成科教融汇机电生态”主题,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谋划部署科研改革创新,以高水平科研助推学校“双高”建设上新台阶。学校党委书记黄小敬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长吴世先作科研工作报告,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全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推动科研改革创新,自觉担负起建设广西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智能制造特色校的时代责任,努力为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机电力量。

吴世先作了题为《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 加快形成科教融汇机电生态》的科研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学校在平台团队建设、项目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与提升,但也存在躺平意识比较严重、研究方向趋于分散、成果层次有待提高、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报告在分析了学校面临的科教融汇新挑战、新使命后,提出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正确处理三对关系、扎实抓好五项工作”的科研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报告强调,学校要以“活”的机制、“高”的平台、“尖”的创新、“实”的成果、“强”的能力,有组织的打造形成蓬勃向上的“科教融汇”机电生态。报告号召,全体科研工作者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我校的科研工作之中,为把学校建设成“广西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智能制造特色校”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刘捷副校长解读了学校最新制定和修订的科研工作系列制度。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学院钟胜奎博士、信息管理中心梁桂才老师、智能焊接技术学院李玺老师等三位科研战线的先进代表分别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黄小敬作了总结讲话,指出新形势下科研是新一轮“双高”建设的新引擎,提升科研能力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以高质量科研产出赋能新质生产力,是学校党委、行政综合研判高职院校竞争态势、立足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局做出的重要决策,必须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开展好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聚焦建设科研平台、反哺课堂教学、创新组织模式、推动成果转化,进一步明确开展好科研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夯实资源保障,进一步解决开展好科研工作的后顾之忧,加大人才引进、制度创新和资源供给,推动科研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会议特邀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中心主任张道兵作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实践”的专题讲座,分享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何激发活力,推动实现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具体路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周小勇教授作了题为“高水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的讲座,对高水平论文学习、选题、写作、发表的重难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科研副院长,博士、正高职称教师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三审三校丨黎盛寓